We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ith our site.

生机勃勃的并行和分布式计算领域黄铠教授八十寿辰纪念专刊序

The Vibrant Field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Scan the Special Issue in Honor of Professor Kai Hwang’s 80th Birthday

  • 摘要: 由本人执笔为黄铠教授八十寿辰纪念专刊作序,深表荣幸。本专刊中的文章均由其学术后代和和同事撰写,以此向黄铠教授为并行和分布式计算领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致敬。黄铠教授于1972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黄教授在普渡大学和南加州大学执教44年,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校长讲座教授。在5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黄教授培养了21位博士,撰写了10本教科书,并发表了260余篇科技论文。他是并行和分布式计算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期刊,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JPDC)的创刊主编。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于2005年、2009年和2018年分别授予黄铠教授、黄教授博士生倪明选教授,以及倪教授博士生孙贤和教授三位CCF海外杰出贡献奖。“一门三杰”,成为中国计算机科学界的一段佳话。本专刊展现了更深的五代学术谱系:Hwang-Ni-Sun-Cameron-Ge。倪明选(Lionel Ming-shuan Ni)教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席教授兼创始校长,为本专刊贡献了两篇论文。第一篇论文介绍的是倪教授团队提出的HXPY,一个比同类产品快几个数量级的金融时间序列数据处理并行计算软件包。第二篇论文则是全面并及时地综述了无处不在的WiFi,以及分布式计算的一个逐步发展的子领域:声学传感的研究。孙贤和教授,现任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杰出教授、IEEE Transla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期刊主编。孙教授团队的论文全面地回顾了内存制约加速比模型,即,黄铠教授教科书中所述的Sun-Ni定律。Kirk W. Cameron教授,现任弗吉利亚理工学院教授,是一位绿色高性能计算(green HPC)先驱。Cameron教授团队回顾了Amdahl定律之外的可扩展性,尤其是大规模功率性能测量建模如何影响服务器和超级计算机的设计。Rong Ge博士,现任克莱姆森大学计算学院的院长特聘教授。她和同事的论文介绍了他们团队所设计的功率受限的高性能计算范式,该范式认为协调功率受限分配是计算机系统性能分析和优化的关键因素,这与之前的低功率计算和功率感知计算范式不同。此外,还有三位黄铠教授培养的第一代博士为本专刊贡献了论文。徐志伟博士,中科院大学教授、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主编,带领他的团队介绍了一种称为“信息高铁”(Information Superbahn)的算力网, 其具有全球规模、低熵及高通量算力三个显著特征。另一位黄铠教授所培养的学术之星,Ahmed Louri博士,现任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讲席教、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主编,和他的团队介绍了他们所提出的GShuttle,一个图卷积神经网络加速机制,以尽量减少对芯片外DRAM和芯片内SRAM的访问。Dhabaleswar K. Panda博士,现任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是高性能计算领域极有影响力的专家。他的软件MVAPICH被全球成千上万的机构使用。Panda教授团队的论文介绍了他们跨时代的、对使用了最新互联技术Slingshot的全球第一台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的通信性能的研究。另外两位黄铠教授培养的第二代博士也为此专刊贡献了综述论文。刘云浩博士,现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主编,和团队贡献的是工业互联网内时钟同步技术的研究综述。鲁小亿博士,现就职于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鲁博士团队的综是关于众多企业引领的深度学习集体通信库(统称为xCCL),并且回答了为什么企业选择xCCL而没有选用经典的信息传递接口MPI。金海博士,是众多与黄铠教授共事过的博士后代表。。金博士现任华中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开放获取(OA)期刊Computer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联合主编。金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中文实体链接方法,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对于并行和分布式系统来说很重要的问题。郑纬民教授,现任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作为一名与黄铠教授长期共事的同事,他将黄铠教授的教科书《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并行处理》翻译成了中文出版。郑教授团队贡献的是一篇前瞻性文章,提出一种面向异构高性能计算机的统一编程模型的设计思路,这是未来平行和分布式计算发展的根本问题。

     

/

返回文章
返回